第(3/3)页 然后参与了围攻兴庆宫的叛乱。 在兴庆宫的南广场之上,在太上皇李诵的誓言中,芦孝兵幡然醒悟,后来成为了和侦察兵的老大李二牛一样的长缨军第一批新兵什长。 长缨军第一次出征泾州,他和如今郭戎之后最有可能接掌长缨军的中郎将蒙乾一样,是长缨军战兵一营的团校尉。 泾原之战第一战,芦孝兵认为他手下第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书生意气总是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指导员会被吓得尿裤子。 事实上,芦孝兵猜对了,当时那个指导员不仅吓尿了,甚至屎尿齐流,然后就是这样一个看来的已经被吓破胆的家伙却硬硬的梗着脖子站在了第一线,一步未退。 彼时的郭戎发布命令之后,年轻的指导员却比行伍多年的芦孝兵还要疯狂,在郭戎命令下达之后,第一个发动了反冲锋的白刃战。 看到了当时年轻指导员的表现,芦孝兵知道自己错了,他准备在战后好好地向自己这位年轻的搭档道歉,认错,然而…… 当夜幕降临,再次找到自己指导员的时候,盔甲几乎彻底残破的指导员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了芦孝兵的怀里。 最后的一瞬间,年轻的指导员睁开眼睛看到了芦孝兵,带着笑容给了芦孝兵一个六的手势。 芦孝兵知道指导员的意思,斩首六级! 然后,芦孝兵看到指导员的喉咙在蠕动,然后芦孝兵将耳朵凑了上去,然后他听到这指导员的最后一句话。 “耶耶,没给长缨军丢人吧……” 芦孝兵放声咆孝,但是,年轻的指导员早就闭上了眼睛。 然后是在泾州,从后方补充的兵员抵达,同时也将新一批指导员补充了上来,然后芦孝兵果断出手,抢到了一个看起来就人高马大,武艺精湛,看起来就充满了热血,充满了激情指导员。 事实上和芦孝兵的判断差不多,还没来得及跟这位李姓的指导员说过几次话,抵达战场的第二天,第二位指导员再次带队冲在了反冲锋的第一线。 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在泾州城下那座迷宫一样的营寨中斩首十三级。 然而,战场刀剑无眼,这第二位始终身先士卒、死战不退的副手,在吐蕃人疯狂的进攻中殉国。 震撼、惊讶、佩服……无数的情绪之后,芦孝兵从郭戎的手中要走了补充的人员中,最后一个没人要的小家伙。 这个小家伙没有被人抢走的原因只有一个,太小了,年龄甚至还不到十八岁,就连身体还没有长成,在高大魁梧的芦孝兵面前更是如同小娃娃一般。 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如同芦孝兵战死了两位副手。 因为年轻,或许是羞涩,这个小家伙不像第一个那么活泼,但是沉稳的性格和干练的作风更受芦孝兵的喜爱。 然而第一次见面,这个小家伙说他有个理想,就是把他们的团建设成为长缨军第一,大唐第一。 说出这个理想的时候,芦孝兵从这个小家伙的眼中看到的,是隐藏在平静目光背后的那份无法压制的疯狂和热血。 芦孝兵敢打赌,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进退有度,沉稳大气的小指导员在本质上和他的两位前辈没什么区别。 为了保住自己的第三位助手,早就认清楚这些家伙本质的芦孝兵,无奈的下令两名警卫时时刻刻跟着指导员,目的只有一个,禁止指导员带队冲锋。 芦孝兵的禁令是有用的,正是在两名人高马大的卫兵的保护之下,没有得到冲锋机会的小家伙活到了最后一天。 然而,就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所在的穆图孤注一掷,在泾州城最后的血战中,最危急的时刻,两名卫兵终于没法再继续保护小家伙。 然而就是在这最后的一战中,最危险的一刻,那个小家伙硬生生用身体撞开了芦孝兵。 芦孝兵的脸上从此多了一道可怕的刀疤,但是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被整整六根长矛刺穿,身体的血都要彻底流干了的小家伙。 从此之后,长缨军几经辗转,几经改变,虽然战功和功勋足够他至少成为中郎将级别的团长,但是芦孝兵从来没有再离开自己的这个队伍。 现在芦孝兵是北衙四军所属、长缨军、步战一团、一营一连的连长,也是全禁军为一个一个挂着校尉衔的连长。 “冬!冬!冬!冬!冬!” 随着第三遍鼓声响起,北衙禁军的大本营中,北衙四军所属的所有部属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看着自家老连长信任的目光,年轻的指导员最终点了点头,写家信当然是属于连指导员的范围。 “好的,连长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长缨军的节帐之中,大营之中的几位将军、步战团的中郎将级别的团长,特种营和辅兵营郎将级别的营长,李诵选定的南衙十二卫的统帅,再加上刘禹锡所带领的几名后勤主管,整个大唐中央级的所有高层聚齐。 此刻,一路狂奔之后,正在节帐内气喘吁吁的众人发现,一副相对完整的辽东、辽西地图刚刚被挂在了中间。 看到地图的一瞬间,气喘吁吁的众人就知道了这一次的目标所在。 “诸位,我们等待了数日的消息已经到了,辽东的情况已经清楚了,辽东的局面已经彻底糜烂,现在已经由不得我们再等下去了,现在我需要知道各部现在的具体情况,然后决定何时出兵,现在从长缨军开始!罗中文!” “是!” “长缨军人员已经达到了标准变成的九成五,除却少部分医疗兵尚在培训,步战一团、二团已经完成磨合,步战三团,骑兵团,还没有完全……” “天策军,人员……” “羽林军……” /133/133840/31361811.html 第(3/3)页